完美主义

我不喜欢黑土,即使由于负面消息满天飞而许久没有露面,我也不会刻意关注与他有关的新闻。作为一名未遂文青,我喜欢的是能写出有思想文字的人,比如小波,又比如Beyond。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对黑土许多作品的喜爱,就像我不喜欢周立波这个人,但我却经常把《笑侃三十年》和《笑侃大上海》拿出来锻炼鱼尾纹。

以前每年大年三十,我都是一边修炼国粹,一边等着黑土的小品。连续笑个十几分钟的结果表明,等待几个小时是非常值得的。今年春晚,没有了黑土的节目,好在还有《满腹经纶》的苗阜和王声,结果,与主旋律挂上钩后,作品笑果大减----一台全民联欢的盛会硬是变成了思想宣传大会----有些东西,本来也许是好的,但你每天说他有多好,我就偏要找出个缺点来。因为,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定西。

黑土的作品很简单,不煽情、不升华、不讲主旋律,只是简单的笑。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来说,大年三十晚上,开心才是最重要的。越简单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引人发笑,就像孩子的语言一样。要是附加的东西多了,不但笑意全无,连道理也讲不清楚了。还记得曾经有人批评黑土的小品《不差钱》说,捐款还能刷卡----就有人把简单的快乐变成复杂的数学证明。呃。

这个道理用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。以前宣传机器不遗余力地夸赞两种职业,一是教师,二是医生。以至于这些人犯了一点所有人都会犯的错,都会被无限放大。于是乎,本来一平常的职业被污染的一塌糊涂。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说我的职业就是这个原因,我当然不是说包括我在内的这些人犯错不能被批评。只是,捧得越高,摔得越重啊!美帝有部电影叫做《迫降航班》,由丹泽尔·华盛顿饰演的飞行员在成功挽救了一次飞行事故,成了英雄,本来正常一人,从此生活在放大镜下,英雄变狗熊。

最近风靡微信圈和博客圈的柴大官人的《穹顶之下》,就被很多人批评着。批评的目的各异,除了那些惯性骂人者和五毛党外,一些人就从柴静的其它方面入手。以我三十小几的经历来看:高级黑的一种方法是,抹黑了这个人,那么这个人所表达的观点自然也需要推敲。美帝的很多电影都展示了这种方法的威力,比如《杀死信使》。须知,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,即使大官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可是这跟视频有什么关系,真正对着观点去的批判才是值得尊敬的:要是环保工作做得好,观众为何一点就着?
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